永葆初心允忠允诚 医路求索至爱至精——记2021年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凌锋
作者:宣武医院 党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1.06.17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前夕,北京市召开“三优一先”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我校基础医学院王伟同志、宣武医院凌锋同志分别获“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她们在一线岗位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首医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现对她们的先进事迹予以报道,以激励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砥砺奋进。

她入党48年,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勤耕不辍,在神经外科领域不断勇攀高峰。她情系群众,为脱贫攻坚不断贡献力量。她甘于奉献,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以实际行动发挥了一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就是2021年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获得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凌锋同志。

勇攀高峰的奠基人
凌锋同志是中国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奠基人,从1996年起,她连续争取到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奖和个人先进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国家或省部级各种科技奖12项。翻译神经外科领域世界经典著作7部,发表论著395篇,其中76篇被SCI收录。
行医50年,凌锋不仅在神经外科学有很深的造诣,更是不断进行理论的提出与创新。她组织专门的哲学理论小组,经过14年的探索,写出了《系统医学原理》一书,以中英文两个版本出版,率先提出了“系统医学”的全新理念,指导医生用系统论和方法论整体思考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治。“系统医学”一经提出,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勇挑重担的先行者
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出车祸后被宣布脑死亡,凌锋飞往伦敦会诊后,以医者的担当和智慧,毅然决定接回刘海若,以“用心”和“整体自洽”的理念成功救治,堪称医学奇迹,更是受到了国家的表彰。

她提倡“大医精诚”,始终以科学和人文精神建设科室,带领科室凝练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全力以赴、尽善尽美”的科训。她始终以患者安全为首要标准,创立每日、每例手术必报的预案制度,训练医生严谨的诊断治疗路径思维。她将人文作为必修课,倡导医生能入情、入理地换位思考,在全国首次推行书写叙事病历,要求所有年轻医生每月写一篇叙事病历。她以科室叙事医学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利用三年时间策划并书写了《用心—神经外科医生沉思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为科室树立道德模范。2019年该书获得当年人文类别十大最佳图书之榜首。
2003年在抗击“SARS”的危机关头,凌锋同志临危受命,主动请命担任党支部书记,从思想动员到临床诊疗,她始终冲锋在前,关心支部每一位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确保每个人防护到位,正是凌锋的模范带头作用,稳定了军心,最终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任务。
15年间,在她的带领下,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从几十张床的小科室,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位居全国前三位,不仅床位增长到近400张,还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共67名,接受进修生和培训生5000多名,科室成为国内外知名度极高的专业团体,为推动全国神经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人才的领航者
凌锋同志注重国际交流,为建设首都国际化大都市添砖加瓦。她始终与世界一流的国际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大师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在她的大力组织协调下,连续15年在中国举办大师学习班,受益医师达3万多人。她将自己获得的“周光召医学奖”35万元港币全部捐出,在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里设立“中国神经外科发展基金”,资助十余名医生到国外进修。2007年,凌锋争取到在北京首次举办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大会和世界神经外科大会的举办权,圆了我国几代神经外科医师的梦,并于2019年再次争取到举办权。举办的两次世界大会均获得圆满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神经外科学领域的国际声望。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的倡议和“为非洲培养专科医师”的承诺,凌锋积极组织国内医院首次接收了8名非洲神经外科学员来华专培4年。此外,她还举办了16期国际交流学习班,培训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334名医生。

甘于奉献的好医生
凌锋同志长期坚持从事慈善公益事业。上世纪末,为救助少数民族地震孤儿,凌锋不辞劳苦,四处募捐,开展义诊。她将诊费全部捐到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资助养育丽江民族孤儿学校来自20多个民族的孩子,21年来共筹资7000多万元,接受资助的学生共1320多名。

2017年,为响应党中央扶贫攻坚号召,凌锋发起成立了“中国志愿医生工作委员会”,招募志愿医生4000余名。她自掏腰包,投入200万元成立“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3年多来,凌锋亲自率队到206个国家级贫困县医院开展义诊培训活动,培训了11000多名村医,设立192个“专家工作站”,惠及32000名人民群众。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凌锋基金会第一时间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捐献价值100万元的中医药方及中草药。她组织志愿医生开展网上义诊达60340余次,基金会也获得北京市民政局认证的5A级基金会。
胸怀大义的提案员
连续三届的全国政协提案委员,凌锋同志善于从宏观角度提出带有顶层设计的政策建议。为遏制恶性伤医,为医护提供更加和谐良好的诊疗环境,她连续8年不断走访、调研、提案,在她的呼吁以及国家各部委的不懈努力下,2015年“医闹”入刑,为根本解决该问题建立了法律依据。她所作出的《关于尽快出台整治医闹的医院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提案,获全国政协优秀提案表彰。
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和神经外科分会会长期间,凌锋利用12年时间开展国内外调研,书写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推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机制的建立,把原本参差不齐的各地标准拉到一个“均质化”水平,接轨国际医学实践。最终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在神经外科开展“先行先试”,推动了中国医师协会的全面规培工作。
永葆红色的传承人
凌锋同志的父母、公婆都是抗战初期参加八路军的老革命。丈夫是中央机关领导干部,他的姑姑崔健吾为保护50余名八路军伤病员,壮烈牺牲,被授予“模范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称号。长辈们正直、利他的坚定的共产党人信仰,是全家人的共同价值观。她孝敬父母,教育子女,热心公益事业,收养了2个少数民族孤儿,得到全家的支持和帮助。如今,凌锋的父亲已经101岁,母亲92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生活幸福美满,两次获得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和全国“最美家庭”的荣誉称号。凌锋的丈夫也被评为中直机关优秀离退休干部。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凌锋同志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创专业、强团队、凝文化,培养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神经外科医护团队;勇担当、善管理、敢创新,探索出医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发展机制;讲奉献、献爱心、做公益,积极支持全国各地,尤其老少边穷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她先后获得“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中华慈善奖”“周光召临床医师奖”“最美医生”等荣誉。